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8篇
  145篇
综合类   23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89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为阐明氮元素对微藻次生代谢积累和调控的影响,以三角褐指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浓度[896(CK)、448、112、28和0 μmol·L-1]处理对三角褐指藻细胞生长、岩藻黄素含量、油脂含量以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并对岩藻黄素-叶绿素蛋白复合体基因(FCPb)和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去饱和酶基因(FAB2)的表达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氮限制极显著抑制了三角褐指藻细胞的生长和岩藻黄素的合成,但促进了油脂的合成。当氮浓度为112 μmol·L-1时,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最低(0.084 mg·g-1DW),而油脂含量最高,较CK提高了1.36倍。叶绿素a与岩藻黄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氮限制条件下,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与油脂含量显著相关(R2=0.998 8)。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氮限制抑制了三角褐指藻中FCPb的表达,促进了FAB2的表达。综上,氮限制通过调控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油脂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了岩藻黄素和油脂的积累。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岩藻黄素与脂类物质代谢合成的关联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为开发和利用苦菜中的黄酮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苦菜总黄酮,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苦菜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最佳提取条件下苦菜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菜总黄酮超声泼辅助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9%、浸提温度69℃、浸提时间162 min、料液比1∶62(m/v),此条件下苦菜黄酮得率为3.73%±0.03%。最优提取条件下,苦菜总黄酮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05 9、0.153、0.024 8 mg·mL-1,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苦菜黄酮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为开发天然的可降解、可食性包装材料,以高粱醇溶蛋白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可食性丁香酚/高粱醇溶蛋白复合膜,分析不同浓度丁香酚对可食性高粱醇溶蛋白膜物理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添加4%丁香酚可优化蛋白膜的机械性能,提升膜的拉伸强度(TS)和断裂伸长率(EAB);添加丁香酚不影响蛋白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WVP),但略微提高了蛋白膜的溶解度;添加4%丁香酚可增加蛋白膜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光度值,即增强膜的光阻隔性能。DSC测量显示,添加丁香酚后降低了高粱醇溶蛋白的玻璃态转变温度(Tg),表明丁香酚提高了丁香酚/高粱醇溶蛋白复合膜的延展性;FTIR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丁香酚后使得高粱醇溶蛋白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无规则卷曲转变为β-折叠、β-转角,表明丁香酚有助于提高丁香酚/高粱醇溶蛋白复合膜的机械性能;SEM结果显示,4%丁香酚与高粱醇溶蛋白的相容性良好,制备的复合膜截面光滑紧致。本研究结果为可降解、可食性膜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4.
为改善酱鸭的质地、色泽和风味,本试验在传统酱鸭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低温风干工艺制备酱鸭,并研究其加工过程中理化特性(水分含量、色泽、剪切力值、质构特性)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酱鸭水分含量从76.55%降至58.27%(P0.05);与原料肉相比,L~*值在风干6 h显著降低,a~*值在腌制和风干结束下降,b~*值和咀嚼性在酱制阶段增加,杀菌阶段下降,硬度在酱制阶段升高,而弹性和内聚性均在杀菌阶段降低;与风干24 h相比,胶着性在杀菌阶段降低(P0.05),剪切力值先升高后下降。酱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显示,酱鸭成品有70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醛类、呋喃类、酮类、烃类和醇类;其中,莰烯、己醛和2-戊基呋喃是酱鸭成品主要的特征风味成分,分别占总相对含量的16.51%、10.44%和11.88%。本试验结果为低温风干工艺下酱鸭品质变化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并从物种、环境、供应链三个角度研究了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协同作用机制机理,进而提出了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战略与运营协作、外部环境的协同共进、供应链资源要素的整合等实现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运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6.
通过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比较,阐述了新型农民的典型特征,在分析新型农民培养的现状和困难的同时,从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强化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建立服务农业长效机制和完善服务农村信息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措施,并建议政府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107.
潘霞  徐永健  宁燕  沈锡权 《核农学报》2020,34(7):1421-1431
为探究大海马幼体在高温和低温胁迫条件下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采用Illumina平台的PE150测序功能对大海马幼体肝脏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照组、高温胁迫组和低温胁迫组测序数据组装后获得22 513个单基因簇(Unigene),N50为2 223 bp,平均长度为1 122.71 bp。与对照组相比,高温胁迫组共获得14 00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 543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8 466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低温胁迫组共获得20 030个差异基因,14 016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6 014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差异表达基因经KEGG数据库富集发现,高/低温胁迫均导致大海马体内抗氧化途径相关基因表达(HSP70、HSP90、SOD等)发生显著改变;另外,高温胁迫还造成大海马免疫系统相关基因(PIK3RAktIL-10、TLR等)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YCSCASP9、CASP3等)表达显著改变;低温胁迫造成DNA损伤修复(MSHDDB2、XRCC2、RAD52、Ogg1、PMS2等)、脂肪酸代谢(StARD7、ApoA4、CYP51、Fadsd6等)和细胞凋亡(P21、P53、BAX等)相关基因显著上调。选择HSP70、Fadsd 6与IL-10等13个差异基因验证,RT-qPCR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大海马温度应激的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助于预防极端温度对大海马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研究螺旋藻中的多肽成分,以钝顶螺旋藻为原料,采用超滤法提取螺旋藻中的游离肽,利用nanoUPLC-MS/MS和PEAKS Studio分析谱图信息,结合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和从头测序分析,获得游离肽的结构组成和百分含量信息。结果表明,利用数据库比对法和从头测序法,分别得到可信的游离肽4 485个和20 597个,匹配到的蛋白质有1 036种。数据库比对结果中的游离肽主要为七肽到二十一肽,少量为二十一肽以上;从头测序结果中游离肽主要为二肽到十六肽,少量为十六肽以上。数据库比对结果中百分含量最高的游离肽是十肽,为15.95%;从头测序结果中百分含量最高的是五肽,达到24.09%。本研究结果为螺旋藻蛋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探索发酵豆粕替代大黄鱼幼鱼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以鱼粉、小麦蛋白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鱼油、大豆油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配制含40%鱼粉的基础饲料。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R0组,作为对照组)、15%(R15组)、30%(R30组)、45%(R45组)、60%(R60组)、75%(R75组)的鱼粉,并在除对照组饲料外的各饲料中添加适量晶体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配制6种等氮(蛋白质水平为45%)等脂(脂肪水平为10%)的试验饲料。养殖试验在海水网箱(1.5 m×1.5 m×2.0 m)中进行,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网箱,每个网箱放养60尾初始体重为(10.49±0.03)g大黄鱼幼鱼,养殖时间持续56 d。结果表明:各组大黄鱼幼鱼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有下降趋势;与R0组相比,R15、R30、R45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变化(P0.05),进一步提高鱼粉替代比例(R60、R75组),SGR、WGR显著降低(P0.05),FCR显著升高(P0.05);各组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全鱼粗灰分含量有上升的趋势;各组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有下降趋势,谷丙转氨酶活力有升高趋势;通过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超过30%后会造成肝脏细胞的损伤,替代比例越高损伤越严重。综合各项测定指标,本研究认为:发酵豆粕替代饲料(含40%鱼粉)中30%的鱼粉较为适宜,过高的替代比例会造成大黄鱼幼鱼肝脏组织病变,导致生长速度、存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0.
B型清道夫受体是清道夫受体超家族成员,可识别多种配体,在机体脂类转运及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三疣梭子蟹B型清道夫受体(Pt-SRB)的功能,本实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构建了Pt-SRB胞外结构域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获得了重组蛋白rPt-SRB。利用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rPt-SRB,并将纯化rPt-SRB蛋白免疫大鼠获得抗rPt-SRB重组蛋白免疫抗血清以用于后续研究。SDS-PAGE检测发现,体外诱导表达重组rPt-SRB以包涵体的形式出现在大肠杆菌BL21裂解液的沉淀中,分子量大小约为49.18 ku。Western-Blot分析表明,大鼠抗rPt-SRB血清能与rPt-SRB特异性结合。本实验还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Pt-SRB在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细胞的定位及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t-SRB在三疣梭子蟹消化道、肝胰腺、鳃、心脏、肌肉组织中均有分布,但不同组织中Pt-SRB的分布不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绿色荧光信号在消化道及腺体结缔组织中较强,另外在肝小管上皮、鳃丝上皮细胞中亦有较强的阳性信号,表明PtSRB蛋白在上述组织结构中分布较广;在血淋巴细胞中,绿色荧光信号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在细胞核中没有明显荧光信号,提示Pt-SRB在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表达。本结果将为三疣梭子蟹B型清道夫受体蛋白的生理及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